<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現代航海知識
                發布者:東臺市東方船舶裝配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01-31 17:20:14

                1、前言 

                  地球的表面70%是藍色的海洋,地球上的生物約有80%在海洋之中。海洋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寶藏和無窮的資源。航海是人類認識、利用、開發海洋的基礎和前提。不論是從事海洋捕撈和養殖,還是在海上從事旅客與貨物運輸,在海洋中開展國防和軍事活動,對海洋進行科學考察,開發海底石油和礦藏等資源,在海上進行體育運動和休閑活動,從古到今,人類在海洋中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航海,即人駕駛船在海上航行、停泊和作業。 

                  在我國正式開始舉辦紀念我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活動之際,回顧中國航海歷史的發展和航海科學技術的進步,展示中國航海和航?茖W技術的現狀和前景,弘揚愛國主義和科學精神,激勵我們為中國從海洋大國、航海大國、海運大國轉變為海洋強國、航海強國、海運強國而努力奮斗,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航海歷史的發展 

                  中國航海歷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與石斧“刳木為舟,剡木為楫”。到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木帆船的逐步誕生,出現了較大規模的海上運輸與海上戰爭。到秦漢時代,出現了秦代徐福船隊東渡日本和西漢海船遠航印度洋的壯舉。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東吳船隊巡航臺灣和南洋,法顯從印度航海歸國,中國船隊遠航到了波斯灣。從隨唐五代到宋元時期,中國航海業全面繁榮、海上絲綢之路遠屆紅海與東非之濱。由于以羅盤導航為標志的航海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領先西方進入“定量航海”時期。到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偉大的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訪亞非各國。這一航海盛舉,不但將中國古代航海業推向頂峰,而且在整個人類航海史上,豎起了一座永垂史冊的豐碑。然而,隨著中國晚期封建主義逐漸保守與僵化,嚴重阻礙了中國航海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航?茖W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航海業從而進入由盛轉衰的時期。雖有晚清搞洋務運動,于1865年創設江南制造局以發展民族造船業,于1873年成立輪船招商局以發展民族航運業,于1909年在高等實業學堂設立船政科以培養民族高級航海專門人才,終難成大勢。 

                  回顧世界的航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古埃及就有人駕駛帆槳船沿地中海東航至黎巴嫩,古希臘人畢菲在公元前4世紀在海上探險中發現了不列顛群島。中國發明的羅盤(指南針)在14世紀前后,分別由阿拉伯人和埃及人傳入歐洲,歐洲海洋國家的航海活動取得了偉大的成果。在鄭和下西洋之后87年、92年、114年,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1497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好望角遠航印度,1519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向西作環球航行,也載入世界航海史冊。 

                  3、航海科學技術的進步 

                  中國古代航海史的輝煌依賴于中國古代航?茖W技術的進步。據《漢書·堯文志》介紹,西漢時的導航占星書籍已有《海中星占驗》等136卷,表明天文導航術已有發展。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萍州可談》中說:“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這比1180年英國《論物質本性》中提到航海者利用水浮磁針指北,要早61年。明代《海道經》中保存了一卷據元人底稿而繪成的《海道指南圖》,這是迄今所能見到的中國當代航海圖中最早的一幅。到了明初,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古代先進航?茖W技術之集大成。鄭和航海術,主要記錄在《鄭和航海圖》中。該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一部最早的遠洋航用航圖。其中圖文記載反映了當時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科學技術。據航海史學者研究表明,鄭和船隊中的大型海船叫“寶船”,其“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有九桅,張十二帆;足見中國明代造船業的強盛。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歐洲國家率先從封建主義時代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各門類科學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新的材料、機械、電氣、電子、控制、信息技術逐步應用于航海,形成了近代和現代航海科學技術。18世紀煉鐵業的發展導致1787年制造出第一艘鐵木船,1841年建造出第一艘鐵質船;1858年出現了鋼,1866年開始用鋼造船。就船舶動力而言,1769年研制成雙向蒸汽機,1783年則制成蒸汽動力明輪船;1876年研制成功內燃機,1903年則制成內燃機船。18世紀機械制造業發展與天文學結合,致使1730年發明航用六分儀,1888年發現電磁波,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爾后船舶采用無線電通信;1935年發明雷達,隨即于1937年開始用于船舶探測目標、定位、導航與避碰;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4年就研制出衛星導航系統,航?茖W技術的不斷進步,使航海從技藝逐步發展成為科學技術,從帆船時代進入機動船時代,從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時代進入電子航海時代。 

                  在近代和現代史中,中國航?茖W技術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航海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然而,在航?茖W技術方面,則主要是學習、借鑒、引進、消化、吸收西方發達國家的航?茖W技術成果,為我所用。我國原創性的航?萍汲晒^少,這一狀況與我國海洋運輸業和船舶制造業在規模上名列世界前列的狀況還不相適應。鄧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擁有自主發展的先進航海科學技術,中國才能真正成為世界航海強國。

                本文關鍵詞:現代航海知識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最新資訊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