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國家發改委:以節能低碳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布者:jiang340  發布時間:2013-08-14 08:57:32
                以節能低碳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談設立“全國低碳日”和減少霧霾污染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 江國成)今年6月17日是我國首個“全國低碳日”。我國為何設立這一節日?它和遏制霧霾污染、建設“美麗中國”是怎樣關系?它對政府和老百姓意味著什么?記者16日就此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

                  低碳發展事關發展和安全大局

                  問:為什么要倡導低碳發展?

                  答:“低碳”是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自工業革命以來,由于人類活動,特別是開采、燃燒煤炭等化石能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含量急劇增加,導致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嚴重威脅全球經濟社會和生態安全。

                  目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受到日益強化的資源和環境制約,我國清醒認識到當前高碳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只有加快低碳發展,才能緩解國內資源緊缺和環境污染的嚴峻局面,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增速快,國際社會對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承擔更大國際責任的要求和期待不斷上升,使我國不可避免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此外,低碳發展已成為國際共識和世界潮流。低碳產業和技術競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新領域。如不加快向低碳發展轉型,將在產業和科技競爭中面臨落后的危險。

                  低碳生產生活可減少霧霾污染

                  問:我國的煤炭消費量及其排放的污染物相當可觀:去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世界煤炭消費量的45%,煤炭凈進口2.7億噸,成為世界最大的煤炭進口國。節能低碳是否有利于減少霧霾污染?

                  答:人為活動導致的PM2.5增加是造成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它的成因復雜,約一半是生產生活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細顆粒物。其中,燃煤等化石能源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

                  從排放源看,既有火電、鋼鐵、水泥等工業源的排放,又有機動車、飛機等移動源的排放,還有餐飲油煙、裝修等源頭的排放。

                  減少霧霾,一方面要深入推進工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節能減排,有效降低伴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要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總量,發展煤氣化等潔凈煤技術,增加清潔能源供給,發展風能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廣節能低碳工業設備、家電、住宅、汽車等。

                        問:低碳生活對政府部門和老百姓意味著什么?
                  
                        答:“低碳生活”是指人們在衣食住行中盡量減少能源消耗、資源損耗和碳排放的一種生活方式。主要通過提倡節儉和廢棄物回收利用來改變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低碳生活不僅是一種個人的生活態度,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也與“低碳”生活的理念不謀而合。政府部門反對鋪張浪費,帶頭踐行節能低碳生活理念,可有效帶動社會各界開展“低碳”行動,有利于營造“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圍。

                  城鄉居民應從點滴做起,主動改變自己的衣食住行中傳統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養成低碳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中的節能看似量小,其實潛力巨大。以節能燈為例,11瓦的節能燈替換40瓦的白熾燈,照明效果相當,一只燈一年可少用電34千瓦時,省電費近17元。我國在用的白熾燈約有14億只,如全換成節能燈,年節電480億千瓦時。

                  建設“美麗中國”和實現“中國夢”的必然之路

                  問:“低碳”發展和生活與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是怎樣的關系?

                  答:不論是建設“美麗中國”還是實現“中國夢”都是順應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都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科學發展的具體目標。當前我國發展面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低碳”發展和生活是實現這些目標的必然選擇。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最新資訊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