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太鋼冷軋硅鋼廠和不銹冷軋廠了解到,2008年12月以來,太鋼先后建成的兩套硅鋼鹽酸處理裝置和四套廢混酸處理裝置都取得了明顯效益,太鋼廢酸全部實現循環利用,八年回收利用廢酸85萬噸,收到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鋼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鋼材軋制退火后表面都會有氧化皮、鐵屑、鋼末等殘留物,處理這些殘留物均采取酸洗的方式,酸洗后的廢液被業界稱為廢酸。過去,許多大型鋼鐵企業采用中和處理的方式處理這些廢酸,在處理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燒堿、石灰,會產生大量的含鐵污泥,對水系統造成較大影響,給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2008年,太鋼開始啟動廢酸再生和混酸再生項目。2008年12月太鋼在冷軋硅鋼廠建成一套國際上最先進的硅鋼鹽酸再生裝置,處理能力3.5立方米/小時。之后,隨著冷軋硅鋼廠產品結構的調整,2014年7月該廠又上馬了一套裝置,實現了硅鋼酸洗廢鹽酸的全部回收再生利用。目前已回收鹽酸23.6萬噸,回收高品質氧化鐵粉4.7萬噸,節約石灰6.2萬噸,減少污泥外運量30.8萬噸。
2009年,太鋼在不銹冷軋廠建成了三套世界上處理規模最大的廢混酸再生裝置,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噴霧焙燒法工藝技術。2015年,該廠再建一套廢混酸再生裝置。目前四套廢混酸再生裝置回收再生酸61.7萬噸,回收鐵粉3.5萬噸,減少污泥外運量54.8萬噸。不銹冷軋廠每年減少新氫氟酸采購1.45萬噸、硝酸1.24萬噸。
太鋼廢酸再生和混酸再生項目建成投運后,軋鋼表面和不銹鋼表面處理后產生的廢鹽酸和廢混酸全部實現回收利用,這些廢酸液中的鉻、鎳、鐵等金屬元素也全部回收利用,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推動太鋼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低碳綠色,鋼鐵先行”為主題,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節能協會主辦,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工業節能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17(第八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于7月8日在北京召開。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大會上做了題為《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形勢與路徑展望》的報告。他指出,中國鋼鐵進入了“減量發展”時代,但減量不是不發展,而是在減量發展的同時,推進綠色化、有序化、品質化、標準化、差異化、服務化、智能化、多元化、國際化“九化”協同,重塑價值鏈。
談及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現狀,李新創指出,近10年來,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節能降耗工作持續推進、排放績效值得到明顯改善、固廢綜合利用率明顯提升。
“總體來看,高碳發展的能源結構是影響行業綠色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闭劶爸袊撹F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問題,李新創主要提到以下幾點:一是能源體系還會維持高碳發展特征,短期內難以改變;二是節能降耗工作出現反彈,完成節能目標任務面臨挑戰;三是環保兩級分化現象亟待解決;四是固廢實際利用率和利用附加值有待提升。
“處于減量化發展階段的中國鋼鐵工業,應加快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發展體系,突破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制約,謀求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和諧統一!崩钚聞撛诖髸䦂蟾嬷袕娬{。他表示,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徑是:堅持可持續發展這個中心,實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少污染物排放3項舉措,立足技術高效化、管理精益化、結構清潔低碳化、資源循環化、實施標準化5個支撐點。
國家有關部委相關部門領導、來自國內有關鋼鐵企業及相關單位的代表等近400人參加了大會。
無縫鋼管主營材質:10#、20#、35#、45#、20G、40Cr、20Cr、16Mn、45Mn、27SiMn、Cr5Mo、12CrMo(T12)、 12Cr1MoV、12Cr1MoVG、10CrMo910、 15CrMoG、35CrMo、40CrMo、42CrMo合金管等。執行國標標準: GB8162-2008(結構管)、GB8163-2008(流體管)、GB3087-2008(低中壓鍋爐管)、GB5310-2008(高壓鍋爐管)、 GB6479-2000(化肥專用管)、GB9948-2006(石油裂化管)、GB5312-99(船舶管)日標JISG3457、德標DIN17175-79、美、意標ASTM、A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