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6路 8路 10路 數字智能消防巡檢柜15KW技術特性:
1、自動巡檢。對消防泵、噴淋泵、穩壓泵的低頻和噴霧泵低速自運巡檢控制;
2、周期可調。168小時(可調),每次巡檢單泵巡檢時間為2分鐘(可調),巡檢周期及巡檢時間亦可根據
實際要求從幾分鐘到幾天任意。
3、可控。消防發生時,可編程控制器接到消防命令后會自動瞬時停止巡檢,啟動消防泵,消防結束手
動關機。
4、故障記憶。設備具有聲、光及故障記憶功能,操作為中文菜單清晰易懂,可記憶短路、缺相、過流、
過電壓、欠電壓,通訊等故障便于運行人員檢修操作。
5、巡檢回路。大回路16(特殊可定制)。
6、巡檢大功率。單臺15KW。
今年上半年, 擺脫“低端鎖定”
從幾年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到如今的支柱型產業,中山裝備制造業發展取得了質與量的發展。然而,要達到省“十三五”規劃賦予中山的“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定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山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報告指出,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山有相當一部分產業還停留在較低的發展層次,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如果不能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搶抓機遇、贏得先機,通過結構調整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努力向“微笑曲線”兩端邁進,那么就很可能陷入“低端鎖定”的困境。
傳統優勢產業亟待升級
15日,2016中國小家電交易會在中山市黃圃鎮開幕,700多家珠三角小家電企業再度同場競技?捎檬謾C操控熱水壺,用體感控制開關的智能化抽油煙機、用3D紅外加熱的多功能烤箱……一時間,智能化產品成為展會現場的“寵兒”。
“這是真正的供給側改革實踐,家電企業不斷提高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商務部駐廣州特派員史躍進認為,他已經連續四屆考察中山家電展。商務部駐廣州特派員辦事處在報告《從中山小家電展芻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表示,“中國企業生產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中國市場的需求,因而造成國人出國旅游狂買馬桶蓋、凈化器等情況的存在。解決好馬桶蓋、凈化器等類似問題,家電企業需要進行改革,需要進行徹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正如其所言,中山作為制造業大市,進過長期發展,燈飾、五金、小家電、服裝均已成為傳統優勢產業。一方面體量大、生產能力強,在同行業內頗具江湖地位;另一方面也面臨著產業層級低下、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創新不足等問題。
對于中山傳統優勢產業而言,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減少無效供給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簡而言之,消費需要什么,企業就生產什么。
圍獵“產業高端”
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在中山從事第三方物流服務超過10年后,中山威高物流有限公司通過與制造企業開展聯動發展項目,創新供應鏈管理模式,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發展,也幫助制造企業提率、降低成本。2013年,該公司與好來化工開展聯動合作項目,從材料和成品的物流配送,到產品二次包裝和質量控制,實現的合作。威高物流的業務量增加了30%以上,物流設施設備利用率提高20%,好來化工則減少了非核心生產業務所需人數,紓解季節性用工壓力,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中山市委全會提出提升發展第三產業,大力培育新業態和新模式,擴大有效供給和提升服務品質,實現現代服務業規模壯大、比重提高、價值鏈提升、競爭力提高。同時重點發展研發設計、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融資租賃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發展、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依靠扎實的制造業基礎,生產性服務業可以對先進制造業提供全鏈條的支撐,特別是圍繞制造業前后兩端環節提升制造企業整體素質和產品附加值。今年上半年,
事實上,生產性服務業的介入除了幫助制造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更重要的是搶占“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產業鏈長度,從前端的研發、設計,到末端的檢測認證、售后服務,提升產業發展的水平。
在火炬開發區,到2015年已有各類研發服務機構161家,其中6家被認定為升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在中山市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平臺的帶動下,四大市?萍计脚_與中底單企業開展重大項目科技攻關,形成“1 4”創新模式,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器械等領域都取得了突破。
聚焦“高端產業”
打造裝備制造業基地
為培育具有中山產業烙印的“高端產業”快速成長,中山市委全會提出,未來要突出抓好智能制造和先進裝備制造業。進一步認真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引導和鼓勵企業向智能設計、智能裝備、智能產品、智能服務等領域延伸,推進制造過程柔性化、智能化、網絡化、精細化。按照省要求中山建設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定位,加大力度引進帶動性強的高精尖裝備制造龍頭項目,優先發展工作母機類制造業,形成產業鏈較完善、系統集成能力較強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配套體系。
不久前,中山市出臺了《中山智能制造2025規劃(2016-2025)》,引導企業向智能設計、智能裝備、智能產品、智能服務等領域延伸。加上2015年出臺的《關于促進工作母機類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規定“中山企業購買本地工作母機企業產品用于生產,按不超過購買價格的30%給予補助”,這些疊加的政策在扶持本地工作母機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借力促進本地傳統制造業實現生產線的智能化升級,扶持企業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