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回收擦銀布廠家
回收熱線:181-5109-6669 林經理 咨詢QQ: 898622122 V 信:181-5109-6669
蘇州永峰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立足于江蘇蘇州,面向全國專業回收廢或過期銀漿、廢銀漿、導電銀漿、太陽能銀漿、金鹽、銀鹽、銀粉、銀點、銀膠、鈀粉、金水、金絲、金渣、鍍金、鈀鹽、鈀水、電熱偶、氯化銀、碳酸銀、醋酸鈀、分析純、鍍金水、氯化鈀、氧化鈀、硫酸銀、擦銀布、硝酸銀、銀焊條、導電銀漆、銀水、銀觸點、鈀碳催化劑、鉑碳催化劑、氧化銀粉等材料及廢料、廢水提純。
我們長期致力于環保資源再生事業,現擁有一流的冶煉技術與先進的生產設備和豐富的回收經驗,經我們提純的廢料都能達到較高的回收率和最高的純度。 蘇州永峰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長年與各玻璃廠、電子廠、電鍍廠、首飾廠、印刷制版行業、醫院等各類廠家及社會各界合作!不管形態如何,含量高低,數量多少,均可回收提煉。現金交易,免費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并嚴格為客戶保密,中介高傭。
多年來我們一直秉著互利雙贏誠信經營,共創價值的原則。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洽談!我們將以比同行比市場更高的價格竭誠為您服務!
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資產管理業需要一場全面的供給側改革,完成行業的自我革命,真正承擔起提供普惠金融和推動產業創新的責任。 一是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統一行業法律基礎和監管規則。應當推動《證券法》和《基金法》成為規范資本市場各類活動的根本大法,擺脫部門法束縛,強化功能監管,統一同類業務行為規則。資產管理業應當全面遵循《基金法》作為信托關系專門法所確立的各項原則和規范,根據公開募集和非公開募集兩類產品的特征制定針對性監管標準,統一公私募產品運作規范。公募類產品必須滿足面向非特定對象募集的特定要求,保證產品結構簡單,低杠桿或無杠桿,保證高流動性和申贖自由;私募類產品必須滿足合格投資者要求,對投資者進行充分信息披露。各類資產管理業務均必須杜絕資金池業務,杜絕“保底保收益”,嚴守不“剛性兌付”的底線,回歸“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受托理財本質。 二是完善股權治理和激勵約束,建設行業信用文化。應積極推進基金管理公司健全以董事會為核心的公司治理機制,強化管理層信托責任和行業信用管理,推動基金管理公司股權構成多元化,鼓勵專業人士、成熟私募機構參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在私募基金領域,已經初步形成登記備案、資金募集、合同指引、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投資顧問到資金托管和中介服務的完整自律規則體系,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將依托法律法規和自律規則要求,積極打造私募行業機構、人員誠信數據庫,為從業人員建立完整的從業信用記錄,使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為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合格后備軍。公募基金管理人要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培養投資管理人的風險控制意識,以及對公司和客戶利益的忠誠;堅持持有人利益優先原則,產品的業績表現和風險控制相結合,打造股東、員工、持有人利益協調一致的可持續發展平臺;創造鼓勵創新、容忍失敗的發展環境。 三是系統推進ESG責任投資,發揮公募基金長期價值。在基礎資產端,應建立上市公司ESG評價指標體系,出臺上市公司ESG相關信息披露指引,基于ESG信息披露開展對上市公司踐行ESG有效性的評價,最終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價值觀統一、真正創造長期收益的上市公司ESG指數。在投資工具端,應建立公募基金ESG投資評價體系,改變短期規模業績導向,鼓勵公募基金真正發揮買方優勢和專業化價值,根據被投企業公司治理、社會與環境義務的改善和長期價值創造進行投資決策,提升長期回報能力。在資產配置端,應推動有稅收遞延優惠支持的三支柱養老金建設,將短期理財資金轉化為以長期投資為目標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或公募型FOF產品,遵循ESG原則進行長期資產配置,從資金端約束資產管理機構的投資行為,形成投資人、資產管理機構、企業經營者利益一致、行動一致的良性發展機制。由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與信息披露、基金ESG指數以及長期資金ESG配置基準構成的ESG發展原則有利于全面改善中國資本市場基礎資產質量,激發經濟增長的技術新動能,推動上市公司和公募基金履行社會公民責任,為全社會貢獻長期價值增長。 四是發展不動產證券化和公募REITs,豐富長期投資工具。在綠色發展和經濟提質增效過程中,將產生大量具有持續穩定現金流的優質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項目,對這些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項目進行資產證券化并上市交易,通過公募REITs完成標的挑選和組合持有,可以極大地拓展傳統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不動產證券化+公募REITs可以實現公共不動產的社會化投資和長期持有,讓長期資金與長期資產通過股權而非債權的方式有效對接,縮短融資鏈條,切實降低實體經濟部門杠桿率。公募REITs可以充分發揮公募基金運作規范、監管透明的制度優勢,在傳統股票和債券之外,為公眾投資于優質不動產、獲取長期穩健收益提供專業化工具,為全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提供理想渠道。 五是建設資產管理三層架構,優化行業生態。資產管理市場應當形成三層有機架構。從基礎資產到組合投資交給普通公私募基金以及公募REITs等專業化投資工具,由公私募基金從投資人利益出發,充分發揮買方對賣方的約束作用,關注科技動向、產業發展趨勢、公司戰略、企業家精神,跟蹤經營成效,發現具有低成本、技術領先和細分市場競爭優勢的企業,或者尋找有長期穩健現金流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建立特定投資組合,打造適合不同市場周期的投資工具,形成“春、夏、秋、冬”完整產品鏈;從組合投資工具到大類資產配置,交給FOF和目標日期基金(TDFs)等配置型投資工具,全面開發滿足養老、教育、理財等跨周期需求的解決方案。在這個有機生態中,通過投資工具的分散投資可以化解非系統性風險,通過公募FOF的大類資產配置可以化解系統性風險。為此,應當推動理財銷售機構轉型為真正的募集機構,承擔起銷售適當性職責,推動理財資金通過公募FOF產品轉化為長期資產配置需求,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專業機構和個人從事投資組合管理服務;應當推動各類養老金專注于長周期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通過公募基金、公募REITs等專業化工具配置到基礎資產端。 六是推動完善資本市場稅收制度建設。稅收制度是影響資本市場運行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應加快研究有助于資本市場投融資效率和促進長期資本形成的稅收體制,建立公平、中性稅負機制,提供合理的稅收激勵,推動更多長期資本進入實體經濟。推動稅收遞延優惠支持的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拓展實體經濟所需長期投資的資金來源;推動《基金法》稅收中性原則落地,避免基金產品帶稅運營,推動REITs等長期投資工具更好地對接長期資產,服務實體經濟轉型。
中國光大控股(0165.HK)3月30日公布2016財年業績,期內錄得56.73億港元盈利,同比增長6.6%。不過,主要受光大證券盈利貢獻由高基數大幅回落拖累,凈利潤同比下跌21%至40.7億港元。整體營業額同比下滑22.5%至80.69億港元。每股盈利2.418港元,末期股息0.5港元,維持上年全年0.75港元水平。 公司表示,凈利潤下跌主要因為兩項策略性投資收益有所下跌,其中來自光大證券的盈利貢獻為8.9億港元,同比下跌71%;收取來自光大銀行的除稅后股息為3.2億港元,同比微跌3%。另外,光大證券配股帶來的非實質出售收益從13.2億港元跌至1.2億港元。不過,光大控股包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在內的直接經營業務表現突出,利潤上升逾五倍,共錄得27.4億港元;直接經營業務資產回報率從2015年的4.1%提升至2016年的6%,權益回報率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至16.6%。 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30日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將繼續專注跨境資產管理及投資業務,包括加強對海外機械制造、前沿科技和基礎設施等產業的投資,在未來幾年內達到境內外資產平衡;產融結合;加大海外戰略型并購力度及通過全方位基金結合為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大型機構的需求服務。 他透露,已接獲某銀行的資產配置需求,年內將成立百億元級別的超大型基金。 年報披露,基金管理業務方面,截至2016年底,光大控股及關聯公司基金管理業務共管理36只基金,持有共計105個一級市場投后管理項目和15個二級市場投資組合,其中13個一級市場項目已經在全球范圍內不同證券交易市場上市。期內基金管理業務總募資規模增加至875億港元,較2015年末上升79%,其中外部資金占約79%。持有項目及投資組合的公允價值為630億港元。 陳爽希望,今年繼續拓展基金規模,實現20%的增長,而今年一季度光大控股的基金管理業務總募資規模已突破900億港元。 策略方面,陳爽指出,光大控股過去更多關注傳統行業的中晚期項目,近兩年則慢慢向新經濟領域的中早期項目轉變。他坦言,過去的策略判斷可能過于傳統,也曾懷疑fintech(金融科技)的發展,不過現在看見新經濟行業的發展機會,希望能夠迎頭趕上。 期內,光大控股與風投機構IDG成立了專注消費、TMT并購機會的光際資本產業基金,首期募資總額為人民幣100億元;且與分眾傳媒合作設立新產業投資基金,加快在對泛媒體TMT行業的布局。陳爽稱,這樣的合作是優勢互補。 回應公司今年的項目退出計劃時,陳爽表示并不會急于退出,因所投私募股權項目都是計劃長期持有的,可能會優先考慮退出持有五年以上的項目,此類項目占105個一級市場投后管理項目的約三分之一。他相信,對今年A股新股發行速度的加快感到樂觀,相信有助于光大控股獲得更多退出機會,而公司從不只依賴首次公開發行的退出渠道。 此外,今年光大計劃完成對海外基礎設施基金、針對養老產業上下游的健康養老基金等新一輪的募資。陳爽亦提及,今年可能與兄弟企業合作發起某種類PPP的基金,做水務、環保方面的投資。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項目是光大控股與中國飛機租賃的資產證券化項目。年報顯示,該項目在境內設立,整體規模約美元5億元,分優先劣后結構,底層資產為飛機的租金收入以及遠期銷售款項。2016年,光大控股分享中飛租賃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達到2.1億港元。 陳爽稱,中國缺少美元計價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該項目因此受到投資者熱捧,而發行成本也由最初的6.5%降至目前的約4%。預計今年將有40架飛機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披露公司負債比例由2015年底的33.8%,大幅升至49.6%。光大表示,杠桿率上升的原因包括投入更多資金推動基金管理業務發展、發行定息人民幣債券及平臺成熟帶來的更多投資機會。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鄧子俊強調,負債率上升為公司EBITDA提升效果明顯。期內光大控股EBITDA上升至74.89億港元,同比增加23.4%。 陳爽指,目前負債率處于健康水平,公司管理層希望維持50%以下的負債率,不會依靠加杠桿的方式推動盈利增長。他笑言,“高杠桿會總有一天讓你輸到底褲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