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動閥在安裝使用之前,必須對閥門進行安裝前的檢查和開關運行試驗。只有在運行動作正常的條件下,才能安裝使用。
(2)氣動閥的安裝要盡可能使閥門與管路法蘭同心,并加支撐固定。不能使球閥受其它外力作用,以免損壞閥門的中密封及閥門變形。造成閥門開關不靈及閥門的損壞而無法使用。
(3)要保證氣球閥及氣動元件所提供的動力氣源必須是潔凈,盡可能不帶油污及水。清潔度應小于0.4微米。
(4)接入氣源之前,必須清潔供氣管路,氣源接口和開關等器件,以防由于管路不清潔帶上污物和泥沙沖入氣動執行單元而造成故障。
(5)氣動執行器、電磁閥、定位器、過濾器、減壓閥等的連接,可用銅管或尼龍管,為以防防塵及減小噪聲,排氣口應安裝消聲器或消聲節流閥。
(6)安裝好以后,對氣動閥門應進行試驗,給氣動執行器加壓至額定值,壓力為0.4~0.7mpa,對氣動球閥進行開關試驗,觀察閥門的開閉情況。應轉動靈活無卡阻現象。在開關如有卡阻現象可增高氣壓,反復開關使閥門調到開關靈活即可。
(7)安裝調試開關型氣動閥時,先用手動裝置進行(電磁閥上的手動按鈕)調試、動作正常后在通電調試。
(8)氣動閥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閥桿轉動處,應三個月加油(機油)一次。定期對氣動執行單元和配合使用的空氣過濾器進行放水、排污。正常的情況下六個月檢查一次,每年檢修一次。
閥處于氣動控制系統的核心地位,有各種型號的方向控制閥(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DCV)和比例控制閥可供選擇。方向控制閥無疑是最常用的閥,它們控制壓縮空氣(或者其他合適的流體)的方向,例如決定一個氣缸的行程是向前還是后退。
閥是由其主要連接的數量和可能的切換位置來識別的。舉例來說一個“3/2”閥對應于三個端口和兩個切換位置。除端口和切換位置的功能各異外,方向控制閥的機械設計和功能性設計也有不同。DCV的設計類型包括:塞頭(球形塞頭、扁平塞頭)、閥軸、扁平滑塊和旋轉滑塊。即使在同一類型中,仍有可能應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和材料。例如,一個線軸閥(Spool Valve)可能有沿其閥軸的密封環或者代替密封位于閥本體中。設計特性影響閥的服務壽命、流率、執行器件、驅動力、尺寸大小以及價格。
當方向閥用于執行全部切換操作時,比例閥(Proportional Valve, PV) 則調節壓力和流率。比例閥最主要的基本特性是將輸入信號轉換為特定的輸出信號。比例閥通常包括兩個器件—一個導向控制和一個閥單元。導向控制由兩個2/2通路導向閥或一個比例電磁線圈(solenoid)組成,還包括用于評估的電子線路。閥單元只包含集成的氣動功能。
一個直流電壓或電流(例如0~10V電壓或0~20mA電流)作用于控制塊連接件。電壓或電流然后對應于一個特定的被控壓力。在工作端口的實際壓力由集成的壓力傳感器測量,然后發送到評估電子線路,后者對實際壓力和期望的壓力進行比較。電子線路單元隨即根據壓力偏差依次切換導向閥和主閥的操作位置,一直到獲得期望的壓力。對“標準”的方向控制閥而言,只能有單一的切換位置,但比例方向控制閥還允許有中間位置。這就是說,例如除“打開”或“關閉”等終點位置外,中間位置如“稍微打開”是可能的。
用于切換工作位置的執行器件是一個比例電磁線圈,當電磁線圈被電子線路激勵時,線圈電壓會隨之改變,控制活塞的位置將按照此變化的電磁場強度而變化。作為其結果,借助于控制活塞的作用,每個空氣通路同時會有不同程度的打開或關閉。這不僅啟動氣缸移動方向的開環或閉環控制,還對氣缸的移動速度進行控制。因此,可以認為這種閥起到節流的功能,在切換頻率約為100Hz時,這種類型的閥可以達到相當高的動態性能。
比例閥有范圍廣闊的應用領域,例如,在材料開卷時,應用比例閥能以氣動方式保持開卷過程中的恒定張力。比例方向控制閥在氣缸定位方面有進一步的應用,在這種情況,氣缸配置一個位移編碼器,該編碼器提供活塞實際位置的反饋信號。為了獲得一個特定的位置,比例方向控制閥控制進入或離開氣缸的容積流量。
在機械操作中,氣動閥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它的使用不僅要技術過硬,同時質量關也要有保證,這就要求對氣動閥門進行必要的維護與保養,而且閥門維護保需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才能使閥門維護工作達到應有的效果和應用的目的。
氣動閥門日常維護保養注意事項:
1、閥門應存干燥通風的室內,通路兩端須堵塞。
2、長期存放的閥門應定期檢查,清除污物,并在加工面上涂防銹油。
3、安裝后,應定期進行檢查,主要檢查項目:(1)密封面磨損情況。(2)閥桿和閥桿螺母的梯形螺紋磨損情況。(3)填料是否過時失效,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4)閥門檢修裝配后,應進行密封性能試驗。
氣動閥門使用維護注意事項:
1、使用維護的目的,在于延長閥門壽命和保證啟閉可靠。
2、閥桿螺紋,經常與閥桿螺母摩擦,要涂一點黃干油、二硫化鉬或石墨粉,起潤滑作用。
3、不經常啟閉的閥門,也要定期轉動手輪,對閥桿螺紋添加潤滑劑,以防咬住。
4、室外閥門,要對閥桿加保護套,以防雨、雪、塵土銹污。
5、如閥門系機械待動,要按時對變速箱添加潤滑油。
6、要經常保持閥門的清潔。
7、要經常檢查并保持閥門另部件完整性。如手輪的固定螺母脫落,要配齊、不能湊合使用,否則會磨園閥桿上部的四方,逐漸失去配合可靠性,乃至不能開動。
8、不要依靠閥門支持其它重物,不要在閥門上站立。
9、閥桿,特別是螺紋部分,要經常擦拭,對已經被塵土弄臟的潤滑劑要換成新的,因為塵土中含有硬雜物,容易磨損螺紋和閥桿表面,影響使用壽命氣動單座調節閥
氣動閥門定位器是氣動控制閥最重要的氣動附件之一,實現著接收控制信號準確定位閥門行程位置的作用。
氣動閥門定位器功能:氣動閥門定位器與氣動執行機構共同構成自控單元和各種調節閥連接經過調試安裝后,組合成氣動調節閥。氣動閥門定位器用于各種工業自動化過程控制領域當中。
氣動控制閥出廠時,定位器與控制閥都做過標定,但是閥門裝到管線上后往往需要再進行一次標定,常規的標定方法是:標定5點即4mA,8mA,12mA,16mA,20mA,在12mA時定位器反饋桿處于水平位置,其它幾組信號時閥門位置應分別在0,25%,75%,100%的行程處,且反饋桿的轉動角度小于正負45度。對于零點和滿度的偏差可單獨調整相應螺釘進行修正,正常情況下如果閥門行程和給定信號一一對應則表示標定完成。
閥門關閉時產生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如何達到使閥門嚴密關閉的閥座全負荷。通常的方法是對閥門進行標定,從而使閉合部件(如閥塞、隔膜、閥板等)恰好定位在閥座上,而不是確認閉合部件是否完全靠在閥座上。為了保持設計泄漏量,避免密封表面受到腐蝕,必須設計適當的密封負荷。
單作用氣動執行器通常都采用薄膜式設計。采用這種設計方式,使用的彈簧可以減少閥座負荷,也可以承受全部閉合壓力。典型的雙作用氣動執行器采用活塞設計。采用這種設計方式,與薄膜式設計型不同,供應壓力不需要進行限制,為了達到較高的閉合壓力,可以應用全負荷供應壓力。對于活塞設計型,壓力越高,閥門的穩定性與控制靈敏度就越好。
故障分析 |
原因分析 |
排除故障 |
|
閥不動作 |
定位器有氣源但沒輸出 |
定位器中放大器的恒節流孔堵塞 |
按一下清洗件旋鈕進行清洗 |
壓縮空氣中有水份,聚積于放大器球閥處 |
用手推動滑閥動作數次,并應增加凈化空氣措施 |
||
有信號但仍無動作 |
閥芯與閥座卡死 |
拆卸重裝 |
|
閥桿變形或折斷 |
更換閥桿 |
||
閥芯脫落(銷子斷了),閥塞脫落 |
更換銷子 |
||
執行機構故障 |
檢查各接管連接是否正確,氣源壓力是否達標 |
||
閥的動作不穩定 |
氣源、信號壓力一定,但調節閥動作仍不穩定 |
定位器有毛病 |
重裝定位器 |
輸出管線漏氣 |
緊固管線接頭 |
||
執行機構開度太小,流體壓力變化造成推力不足 |
加大氣源壓力 |
||
閥門摩擦力大 |
調整閥座壓入間隙 |
||
閥震蕩,有鳴聲 |
調節閥接近全閉位置時的震動 |
調節閥選大了,常在小開度時使用 |
重新選取 |
介質流動方向與閥門關閉方向相同 |
重新安裝 |
||
調節閥任何開度都震動 |
支撐不穩 |
加固支撐 |
|
附近有震動源 |
采取減振、除振措施 |
||
各連接處有磨損間隙 |
調整消除磨損間隙 |
||
閥的動作遲鈍 |
閥桿往復行程動作遲鈍 |
閥體內有泥漿或粘性大的介質,有堵塞或結焦現象 |
閥體內腔 |
密封填料硬化變質 |
更換填料 |
||
閥桿單方向動作遲鈍 |
氣室中的膜片破損 |
更換膜片 |
|
氣室有漏氣現象 |
緊固各連接處螺栓 |
||
閥的泄漏量太大 |
閥全閉時的泄漏量太大 |
套筒下面的密封墊損壞 |
換件 |
閥達不到全閉位置 |
介質壓差太大,執行機構輸出力不夠 |
加大氣源壓力 |
|
閥體內有異物 |
清除異物 |
||
填料及連接處滲漏 |
密封填料滲漏 |
填料壓蓋沒壓緊 |
緊固連接螺栓 |
密封填料老化變質 |
更換填料 |
||
閥桿損壞 |
更換閥桿 |
||
閥體與上閥蓋連接處滲漏 |
緊固螺栓松弛 |
重新緊固連接螺栓 |
|
密封墊損壞 |
更換密封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