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湖北隨縣采石致環境嚴重污染 農田減產魚塘絕收
                發布者:wonifeng888  發布時間:2014-10-24 10:38:35

                長江商報消息隨縣采石產業致環境嚴重破壞

                  本報特派記者 李璟 發自隨縣

                  “最怕下雨,有時又天天盼著下雨。”村民老柴的心里十分矛盾。

                  隨縣,這個被稱為“新中國最年輕的縣”,近年來經濟發展得很快,2012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4.72億元,2013年力爭突破270億元,成為湖北省“跑”得最快的縣,其中當地石材產業功不可沒。

                  隨縣石材資源以品種多、量大、品質優、成材率高,花崗巖礦在全國石材行業享有盛譽。然而,石材企業在為當地經濟帶來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老柴是隨縣萬和鎮青苔村村民,“附近開山采石,雨天山上石渣往下掉,石粉流進稻田里,造成減產。但是下雨又能緩解干旱,改善石材廠粉塵帶來的空氣污染。”

                  當地的環境真如老柴形容的那樣嗎?近日,長江商報記者走進萬和鎮青苔村,對當地環境狀況進行了調查。

                  1

                  青苔村種出的菜,沒有人愿意買

                  走近青苔村,長江商報記者坐的車被堵在了集市上,這倒不是因為趕集的人太多,而是絡繹不絕的大型貨車,將本來不寬的馬路堵得水泄不通。

                  “都是山上來的運石車!币晃簧虘衾习逭f,這些大型貨車忙忙碌碌,共同的目標都是運送石材。

                  記者越靠近村莊,發現過往車輛帶起的沙塵越發厚重,沿路不少行人都戴著口罩。走進青苔村一組,記者隨處可見一個個水呈姜黃色的堰塘,以及周邊鋪滿乳白色灰塵的植物。一邊山坡上采石加工廠傳來轟隆隆巨響,走進屋里也能聽到。

                  “這是離得最遠的地方,再往上游走,更可怕。”一位村民用樹枝在堰塘水中攪了攪,一股股奶白色的沉淀物迅速翻出水面。他說,村里不打井,家家戶戶都是吃這些水,就在塘邊洗衣服洗菜。水質如今成了這樣,家里條件好的偶爾會買純凈水吃,但是一些老人仍然堅持用堰塘的水,“到鎮上賣菜,說是青苔村來的,都沒有人買!

                  “采石場來了,我們其實很歡迎!贝迕裉钩,政府引進采石場后,村里將山林、農田和堰塘租出去,每畝可得幾萬塊錢,再加上進采石場打工,每家每戶收入都翻了番,但是都沒想到采石對環境和生活影響會如此大。

                  盡管目前村里沒有人因污染引發健康問題,但大家都明白,塵肺病、吃臟水帶來的危害,并不是短期內可以呈現的!熬退悴粸槲覀冏约,孩子們怎么辦?這種斷子絕孫的錢,我們不要也罷。”

                  不止青苔村,萬和鎮其他幾個靠山的村子,以及山另一邊的吳山鎮,都有相同的遭遇。村民們說,受直接影響的至少上千戶。得知有記者來采訪,吳山鎮幾個村民自發趕到青苔村,極力邀請記者去看看,“我們的污染問題,絕不比萬和鎮小”。

                  2

                  用“牛奶”種莊稼,稻田嚴重減產

                  今年秋收,稻田的產量讓48歲的老柴一度愁眉不展。

                  老柴家的田就在村口一處堰塘田壟相隔,政府征收了部分土地,他留了一畝種水稻。

                  記者看到,堰塘的水像泥漿一樣泛白,被一座小山坡圍住。山坡上有一家石材加工廠,不時有翻斗車開到坡頂,朝山坡的另一邊傾倒廢棄的石渣。

                  老柴說,這家廠去年才開,倒渣的地方是采石場租的,專門用來處理污水。盡管污水并沒有直接排到堰塘,但是通過地下水滲透,不僅污染了這邊的堰塘,還波及了老柴的田。

                  “最怕下雨!崩喜裾f,一到下雨天,山上的石渣嘩嘩地往下掉,人根本不敢靠近。雨下大了,堰塘的水漫過田壟流進田里,稻田里的水白汪汪一片像牛奶,插秧的人出來后,腳脖子上涂了一層石粉。

                  灌溉用的水來自山上一個水庫,但老柴說因為修葺,一個月只能放三次水。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他只好將田壟邊的水渠挖開,用隔壁堰塘的水灌溉!暗叵滤鐫B過來了,也沒法子講究太多,減產在預料之中。”

                  老柴說,他的田每年產量應該在1200斤左右,但是今年只有800斤,石材廠最終補償了他500斤,但他覺得長期這樣下去,田地就不能種了。

                  “有時又天天盼著下雨!崩喜袷置,因為種田怕干旱,如今又有加工廠揚起的粉塵,一旦刮起風,屋里老人孩子受不了,下雨后空氣質量稍微改善,人明顯舒服多了,但看著堰塘他又發了愁:“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希望政府給我們想個法子!

                  3

                  30畝魚塘絕收,水質檢測仍正常

                  2001年,陳萬福投入20多萬元,承包了一個堰塘用來養魚。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占地30多畝的魚塘已經有了1.5萬斤魚和幾百只鴨和鵝,每年可以給全家人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

                  幾年前,石材廠如雨后春筍般圍著陳家魚塘一家一家辦起。和多數村民一樣,隨著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陳萬福也向廠商提出抗議,但由于并無直接影響,石材廠拒絕了他提的全部要求。

                  今年初,緊挨著魚塘邊又開了一家石材廠。和老柴家稻田一樣,盡管排出的污水沒有直接排進魚塘,但是因地下水滲透,魚塘的水一天天開始泛白。今年夏天,陳萬福先后多次到找隨州市和隨縣環保部門投訴,最終不了了之,只好陸續將鴨子和鵝都賣掉了。

                  然而9月7日,一場大雨過后,魚塘出現大量死魚,打上岸后有一萬多斤,陳萬福心痛不已。幾天后,在他的極力要求下,隨縣環保局來人對魚塘拍照調查,并找石材廠協商。之后魚塘仍不斷出現死魚,賠償事宜卻沒有下文。拿著剛承包時拍下的魚塘照片,陳萬福十分難受。他說,以前水清得可以看見魚,現在魚基本死光了,這個塘徹底廢了。

                  隨縣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水質水樣檢測報告顯示,魚塘水各項指標全部正常,只有固體懸浮物濃度超標,即水富營養化,并非污染。而調查顯示,死魚原因可能是陳萬福投放魚飼料出現問題,根據責任劃分,他應該向漁業部門投訴。

                  對于這個答復,陳萬福十分疑惑:“水都那個顏色了,還說沒有污染?”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最新資訊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