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pbjqz"><pre id="pbjqz"><noscript id="pbjqz"></noscript></pre></wbr>

            <nav id="pbjqz"></nav>
              <wbr id="pbjqz"><legend id="pbjqz"><video id="pbjqz"></video></legend></wbr>

              PLC企業資訊
                《人民政協報》特刊全面報道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發布者:liuchangqing  發布時間:2016-03-05 11:31:58
                編者按:3月5日,《人民政協報》以4個整版(第29-32版)刊發全球能源互聯網特刊,分別以《全球能源互聯網 向世界彰顯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全球能源互聯網 惠及人類的超級工程》《全球能源互聯網 世界經濟增長新引擎》為題,全面報道公司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核心理念和積極行動,F將全文轉載如下,以饗讀者。

                  2015年9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宣布“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和高度贊譽,形成廣泛共識,成為響亮的“中國聲音”。

                  那么,究竟什么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什么要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呢?

                全球能源互聯網 向世界彰顯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

                張超義 整理報道

                  能源變革大潮下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破繭而出

                  加快清潔發展 實施“兩個替代”

                  能源被譽為經濟社會的“血液”,現代化的基石和動力。縱觀能源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社會進步的變革史,每一次能源變革都伴隨著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和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18世紀中期,煤炭取代薪柴,推動了近代工業建立和發展。19世紀中后期,石油開發和電的發明,催生了現代工業,化石能源成為主導能源。

                  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的誕生,源于世界能源發展現實。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化石能源無休止的大規模開采和使用,導致世界能源發展面臨資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難題,對人類生存發展構成嚴重威脅,建立在傳統化石能源基礎上的能源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

                  以我國為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長期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帶來了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和環境危機,霧霾頻發威脅著群眾健康。中央提出推動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和能源體制4個方面的“能源革命”,正是順應能源變革大勢之道。

                  數據顯示,全球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從1965年的51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14年的159億噸標準煤,在生產、運輸、存儲、使用的各個環節對大氣、水質、土壤、地貌等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1攝氏度。

                  2015年12月,舉世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落下帷幕。大會達成的歷史性協定對控制全球溫度上升提出了明確目標。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與能源項目負責人薩曼莎·史密斯評價,《巴黎協定》傳遞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化石燃料的時代即將結束。

                  全球能源互聯網必然是互聯電網   

                  如何破解化石能源困局?要靠電網跨國、跨洲際大規模傳輸清潔能源,要靠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與化石能源相比,清潔能源儲量豐富。國家電網公司研究提出,全球陸地風能資源超過1萬億千瓦,太陽能資源超過100萬億千瓦,僅開發其中0.05%就可以滿足未來人類社會的能源需求,我國僅開發千分之一就能滿足能源需求。2015~2050年,全球和我國只需分別保持年均12.4%、13%的增速,到2050年即可實現清潔能源比重提高到80%的目標。

                  新世紀以來,以清潔低碳為特征的新一輪能源變革蓬勃興起,清潔發展成為大勢所趨。據統計,2000~2014年,全球風電、太陽能發電年均分別增長26%、45%,遠遠超過煤炭3.6%、石油1.2%、天然氣2.5%的年均增速;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年均增速分別達49%、68%。清潔能源的發展勢頭比預期更快更猛。

                  然而,全球清潔能源分布不均衡,風能主要分布在北極、亞洲中部和北部、歐洲北部、北美中部、非洲東部及各洲近海地區;太陽能主要分布在北非、東非、中東、大洋洲、中南美洲等赤道附近地區。這些清潔能源資源富集地區大多遠離負荷中心,相距數百到數千公里。適應清潔能源逆向分布以及風電、太陽能發電隨機性和間歇性特點,實現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就必須構建具有全球配置能力的能源平臺。

                  電是最清潔高效的能源。清潔主導、電為中心是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將主要用于工業原料。供應側,清潔能源必將替代化石能源;消費側,電可以替代各種終端能源。各類能源開發、轉換、配置、使用的基本平臺是電網,因此,能源網的本質是電網,能源互聯網必然是互聯電網。能源網、交通網、通信(信息)網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基礎網絡設施。

                  全球能源互聯網擁有堅實基礎和強大生命力

                  究竟何為全球能源互聯網?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范圍大規模開發、配置、利用的基礎平臺,實質就是“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特高壓電網是關鍵,智能電網是基礎,清潔能源是根本。

                  “全球能源互聯網和信息互聯網都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基礎設施。全球能源互聯網就像人的‘血管系統’,信息互聯網就像‘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已經互聯,‘血管系統’也一定能夠互聯!痹谌蚰茉椿ヂ摼W技術裝備研討會上,國家電網公司劉振亞董事長的這一論斷在與會代表和媒體記者的朋友圈中多次“刷屏”,形象生動的比喻讓人們從認識上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內涵。

                  可以說,沒有特高壓,就沒有全球能源互聯網。業內專家表示,特高壓具有輸電容量大、距離遠、能耗低、占地省、經濟性好的綜合優勢。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集成了現代智能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先進輸電技術、新能源接入技術,靈活性和適應性強,能夠滿足清潔能源、分布式電源接入,智能設備即插即用,智能互動服務等需求。

                  2013年1月,“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6年1月,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這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的輸電工程!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輸電距離可達5000公里,全球各大清潔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之間的距離都在特高壓輸送范圍內。

                  目前,國家電網列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全部啟動建設,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六直”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17項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超過2.8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超過2.9億千伏安(千瓦),累計送電超過4300億千瓦時。

                  依托特高壓和智能電網,中國新能源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接入新能源規模最大的電網。2012年,中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光伏發電累計并網容量位居世界第二,新能源開發利用水平與歐美等先進國家相當。2014年,并網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全年發電量近1800億千瓦時,相當于一個中等發達省份的全年用電量。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超過4000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并網裝機近1.7億千瓦。國家電網公司預計,隨著技術進步,新能源的經濟性和競爭力將不斷提高,有望在2020年左右超過化石能源。屆時,風電、太陽能發電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全球能源互聯網必須實現,也必將實現”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創始人、特別高級顧問科爾指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偉大構想,將帶領世界走向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全球能源互聯網必須實現,也必將實現。

                  作為一項“超級工程”,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涉及世界政治、經濟、能源和技術方方面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破解各種政策壁壘,建立相互依存、互信互利的組織機制,保障全球能源互聯網安全經濟運行。

                  針對全球能源互聯網領域的全球協作,劉振亞發出四點倡議——建立協同攻關機制、開展重點項目合作、加強優秀人才培養、搭建高水平合作平臺,盡快在特高壓、智能電網、清潔能源、儲能電池、大電網運行控制等方面取得一大批世界領先的創新成果,支撐和引領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

                  不少專家也提出了合作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具體建議。德國電氣電子及通信技術協會董事長齊默爾博士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中國、世界和歐洲都是有利的,應在清潔能源、智能電網等領域加強研發與合作。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教授斯通認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操作上可以參照歐洲的“電力高速公路2050”項目,探索不同的電力供應方案,并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德國萊茵集團范森博士介紹了致力于推動歐非電網跨洲互聯的“沙漠計劃”。

                  我們不妨大膽暢想一下:未來,奔騰的流水、呼嘯的大風、普照的陽光、涌動的海潮等自然界的清潔能源,通過無數的發電機轉化成電能,借助全球能源互聯網傳輸到世界各地。人們能夠以可接受的成本獲取充足、不間斷的能源供給,像分享互聯網上的信息一樣分享電力。到那時,你或許在家里就能受益于赤道的陽光、北極的風;到那時,電能將送到世界每個角落,地球村的天會更藍、地將更綠、人類的生活將更美好。

                  隨著全球能源互聯網從戰略構想上升為國家倡議,藍圖逐步清晰,各界共識也在不斷凝聚。國家電網公司積極聯合各方力量,加快國際合作,推動有關國際組織、社會團體、能源企業、科研機構共同參與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全力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

                  全球能源互聯網 惠及人類的超級工程

                  王娟 朱宇 整理報道

                  1、全球能源互聯網

                   國家倡議奏響“中國聲音”

                  2015年9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宣布“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和高度贊譽,成為響亮的“中國聲音”。

                  這是習近平主席站在世界高度,繼“一帶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是對傳統能源發展觀的歷史超越和重大創新,是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做出的重要倡議,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特大型電網企業,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關于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發揮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發展方面的領先優勢,聯合各方面力量,全力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中國為世界能源實現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發展獻上的一劑良策,獲得了世界范圍的共鳴與支持。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國際能源署、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等紛紛對全球能源互聯網給予高度評價。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體現了全球能源發展新的戰略方向,表明中國正在以更積極的姿態推動世界能源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建和綠色能源的推廣使用,有利于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2、《全球能源互聯網》中英文版

                  為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2015年2月,《全球能源互聯網》中文版在北京出版發行;9月,該書英文版在美國紐約首發,兩場首發式贏得國內外矚目!度蚰茉椿ヂ摼W》中文版和英文版先后發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多位國內外能源電力領域有關專家、政府有關部門領導一致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基礎扎實、內容全面、思路清晰、觀點鮮明,為推動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徑,思想性、戰略性、創新性、系統性很強,信息量大、知識面廣、技術含量高,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奠定了國家電網公司在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

                  書中提出的“兩個替代”、全球能源觀、全球能源互聯網等理念和觀點,源于作者長期研究、思考和實踐,體現了作者對世界能源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和深刻洞察,對全球能源發展、人類社會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該書英文版的發行,有利于傳播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理念,進一步促進中美乃至世界能源電力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快形成共識,為推動世界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全球能源互聯網在從構想變為現實的道路上,已邁出重要步伐。作為全球最大的電網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在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3、電力技術裝備創新吸引科技巨頭目光

                  科技改變世界。技術和裝備創新對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至關重要。2015年11月、12月,國家電網公司聯合有關國際機構分別在美國芝加哥和德國柏林召開了兩次全球能源互聯網技術裝備研討會,聚焦全球能源互聯網構建的物質基礎——技術裝備,并就開展相關的國際合作工作進行了充分研討,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國際影響持續擴大。

                  2015年11月,在全球能源互聯網中美技術裝備研討會上,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表示,面向未來,要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全面提高其安全性、經濟性、開放性和適應性,根本還要靠技術創新。當前,亟需在特高壓、智能電網、清潔能源、電網運行控制等領域加強研究、集中攻關,力爭早日實現新突破。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也為世界能源和電力技術創新、裝備制造提供了巨大空間和歷史機遇。希望參會各方盡快取得一大批世界領先的創新成果,支撐和引領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眲⒄駚喸跁习l出倡議,建立協同攻關機制、加強優秀人才培養、搭建高水平合作平臺。

                  2015年12月,全球能源互聯網中歐技術裝備研討會在柏林召開。來自有關國際組織、中歐能源電力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70多位代表出席會議。

                  歐盟提出到2020年歐洲各國跨國輸電能力不低于本國發電裝機的10%,這一目標與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方向是一致的。全球已形成北美、歐洲、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個特大型互聯電網,歐洲超級電網、東北亞互聯電網、北非向歐洲輸電的“沙漠計劃”等電網互聯計劃正在積極推進,這些都將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討會倡議各方加強合作,建立協同攻關機制,搭建高水平研究平臺,盡快在特高壓領域、智能電網領域、清潔能源領域、電網運行控制領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德里格·科斯塔、意大利電網公司和都靈理工大學高層,英國伯明翰大學副校長斯科菲爾德等均對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表示高度贊賞,愿意在技術研發、電網發展等方面加強與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合作,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從國內實際看,我國已在特高壓、智能電網和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等方面取得創新突破。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我國成為世界風電、光伏發電并網規模最大的電網,中國電網技術裝備和安全運行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三交四直”7項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六直”10項特高壓工程。

                  隨著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推進,將創造出巨大的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需求。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落地后,中國特高壓技術和電工裝備產品將贏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帶動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產品“走出去”。

                  4、投資全球能源互聯網就是投資未來

                  2016年1月21日,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高層研討會在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召開,可以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全球能源互聯網開啟了“實戰”模式。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清潔發展的根本途徑,今后必將是金融業的投資重點,而且也會為金融資本帶來良好的投資回報!边@是劉振亞在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高層研討會上做出的判斷。他測算說,“到2050年,要實現全球清潔能源比重達到80%的目標,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投資將超過50萬億美元!

                  這次研討會是繼中美、中歐技術裝備研討會后,聚焦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又一次高水平研討會。旨在凝聚國際金融力量,圍繞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開辟金融發展新領域,創新商業模式,創造商業價值,拓寬投融資渠道,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會上,劉振亞提到,金融的根基是實體經濟,金融發展必須面向實體經濟。全球能源互聯網是覆蓋全球的能源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大、產業鏈長、帶動力強,對經濟增長具有強勁的拉動作用,將為金融業發展創造新需求、開辟新領域、提供新機遇。同時,金融業的發展又能為全球能源互聯網重大項目投資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保障。

                  全球能源互聯網承載的不只是能源和電力,更讓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在全球范圍聚集配置,對經濟全球化發展起到顯著促進作用。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研究推進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和亞洲—歐洲、非洲—歐洲等一批跨國跨洲聯網示范項目。劉振亞建議,應積極探索建立基于全球能源互聯網,覆蓋能源生產、傳輸、消費全環節的新型商業模式,推動構建新型投融資平臺;要依托國際資本市場,實現融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樣化和資金配置全球化,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金融解決方案。

                  不久的將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創造巨大綜合效益。劉振亞預測,2016~2030年,我國特高壓及配套工程,西部地區清潔能源開發投資合計12.4萬億元,每年可拉動GDP增長約0.6個百分點,提供就業崗位140萬個左右。

                  全球能源互聯網在強勁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將有力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動汽車、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對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隨著技術不斷突破,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經濟性和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投資全球能源互聯網就是投資未來。

                  5、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世界能源變革轉型

                  2016年2月22日~26日,美國劍橋能源咨詢公司在美國休斯敦舉行“2016年劍橋能源周研討會”,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名能源、金融專家和政界人士出席會議。

                  2月25日,劉振亞應邀出席劍橋能源周電力日活動,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21世紀能源領域的重大創新,不僅是能源和電力的載體,而且是信息、科技、服務、文明的載體,將深刻改變世界能源發展格局,實現能源變革與轉型。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主席諾曼·貝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具有遠見卓識,意義非常重大。美國能源部前副部長羅伯特·吉表示,這一構想能夠將全球的能源在更大范圍內輸送和優化配置,以便更好地消納清潔能源。劍橋能源咨詢公司主席丹尼爾·耶金、墨西哥能源部長佩德羅·華金·科德維爾等人也紛紛表示,愿意與中國國家電網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當前,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的推進還面臨不少現實挑戰。國家電網公司表示,將發揮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發展的領先優勢,聯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希望接下來的時間,能夠加快國際合作,推動有關國際組織、社會團體、能源企業、科研機構共同參與建設,使夢想藍圖早日實現。

                【鏈接】

                  匯聚力量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發展

                  為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國家電網公司已經與國際能源署聯合開展資源潛力,商業模式,合作方式,項目開發等重大問題研究,與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美國阿貢實驗室、都靈理工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等多家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和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深化關鍵技術研究。同時,國家電網公司正在籌劃成立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建立跨國界、跨領域、跨專業的國際合作平臺,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規劃研究、技術創新、項目開發、投融資活動。

                  為落實“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落地,國家電網正在研究推進東北亞、東南亞、中亞、南亞、西亞、亞洲—歐洲、亞洲—非洲、亞洲—歐洲等跨國跨洲聯網項目。2015年12月31日,由國家電網公司組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集團有限公司”獲批成立,將主要承擔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規劃、跨國電網互聯互通項目開發、投融資和資產運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2016年3月30~31日,國家電網公司將在北京召開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來自全世界相關領域專家將齊聚一堂,貢獻智慧、分享經驗。

                全球能源互聯網大事記

                  2014

                  ●5月26日至28日

                  全球可持續電力合作組織峰會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劉振亞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構想”,引起強烈反響。

                  ●7月27日至31日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電力與能源協會年會上,劉振亞發表題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署名文章,呼吁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進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

                  ●9月2日

                  第11屆APEC(亞太經合組織)能源部長會議期間,在APEC能源部長與企業家午餐會上,劉振亞做題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旨發言。

                  ●9月23日

                  劉振亞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企業論壇上做主題發言。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他對“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非常贊賞,十分期待其未來發展。

                  ●11月18日

                  劉振亞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發表題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推動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主旨報告,呼吁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

                  2015

                  ●2月3日

                  《全球能源互聯網》中文版首發儀式暨專家座談會在京舉行。

                  ●5月21日

                  “商業與氣候峰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行。劉振亞作題為“全球能源互聯網:清潔發展的必由之路”的主旨發言。

                  ●6月23日

                  劉振亞在美國紐約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總干事科爾、法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德拉特、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辦公室代表等舉行會談,就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達成共識。

                  ●6月24日

                  劉振亞與美國愛迪生電氣協會主席庫恩舉行會談,雙方圍繞世界能源電力科技創新和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等問題進行交流并達成共識。

                  ●7月13日

                  劉振亞會見了到訪的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署長畢羅爾一行,雙方就世界能源安全、清潔能源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等核心問題進行了交流并達成共識。

                  ●9月14日

                  《全球能源互聯網》英文版首發式在美國紐約舉行。

                  ●9月26日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11月5日至7日

                  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在江蘇蘇州舉辦,劉振亞發表題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及中國電力轉型之路”的主旨演講。

                  ●11月12日

                  全球能源互聯網中美技術裝備研討會在芝加哥召開。劉振亞發表題為“攜手攻克技術裝備難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

                  ●11月13日

                  劉振亞在華盛頓分別與美國能源部部長莫尼茲、世界銀行行長金鏞和美國國務院氣候變化特使斯特恩進行會談。莫尼茲、金鏞和斯特恩對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表示重視、支持和贊賞。

                  ●11月17日至18日

                  國際能源署部長級會議在法國巴黎召開。劉振亞出席國際能源署部長級會議并發言,呼吁各國共同行動,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

                  ●12月8日

                  應聯合國全球契約總干事金麗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署長阿希姆、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執行秘書長克里斯提安娜及國際能源署署長畢羅爾邀請,劉振亞分別出席了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工商專題論壇和利馬—巴黎行動議程的技術革新論壇并作主題發言。

                  ●12月10日至11日

                  全球能源互聯網中歐技術裝備研討會在德國柏林召開。劉振亞發表題為“攜手攻克技術裝備難題 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在柏林期間,劉振亞會見了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德里格·科斯塔、意大利電網公司和都靈理工大學高層,以及英國伯明翰大學副校長斯科菲爾德。

                  ●12月19日

                  以“中國發展2020——改革新征程”為主題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第17屆新年論壇舉行,劉振亞發表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演講。

                  2016

                  ●1月21日

                  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高層研討會在香港召開。劉振亞發表題為“開辟金融發展新領域 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與會代表重點圍繞跨國大型基礎設施投融資政策和商業模式、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方式等內容,進行深入研討,積極建言獻策,取得重要成果。

                  ●2月22日至26日

                  美國劍橋能源咨詢公司在美國休斯敦舉行“2016年劍橋能源周研討會”,會議主題為“能源轉型:一個新世界的戰略”。劉振亞發表題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世界能源變革轉型”的主旨演講。國家電網公司在會議期間召開全球能源互聯網成果發布會,發布了北極風能和赤道太陽能資源研究成果,國際知名能源專家參會研討,進一步推動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提出后,在國際國內引起廣泛關注。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從中國走向世界。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國際能源署、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等組織表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中國為世界能源實現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發展獻上的一劑良策。

                全球能源互聯網 世界經濟增長新引擎

                  王頌 整理報道

                  蘊含海量的商業價值

                  美國東部時間2015年9月14日上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會見了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在交流世界能源發展問題時,劉振亞建議聯合國將全球能源互聯網作為應對氣候變化、保障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方案,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并向潘基文秘書長贈送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和《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

                  接過贈書后,潘基文饒有興致地翻看。他對劉振亞提出的建議高度重視,并表示將發揮聯合國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和推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共同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這是一年內雙方第二次就共推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達成共識。2014年11月,潘基文寫來致謝信,感謝劉振亞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發表的主題發言,代表能源企業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的前瞻性承諾。

                  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想已進入全球視野。

                  近年來,在世界能源大會、全球可持續電力合作組織峰會、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電力與能源協會年會、APEC能源部長與企業家午餐會、聯合國氣候峰會等諸多國際大型會議,專家紛紛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展示了一個前瞻性的視角,讓我們認識到在全球范圍內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探索協同解決全球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的大戰略,為能源行業勾勒出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前景,中國、世界都將因此受益。摩根士丹利全球電力及公共事業部董事總經理安東尼·伊安諾表示,如果考慮到所有潛在的利益、節約的成本、巨大的社會效益,全球能源互聯網確實必不可少。

                  作為一項造福全人類的“超級工程”,全球能源互聯網蘊含海量商業價值、巨大社會效益,既有扎實的物質基礎,又有運營的成功案例,還有金融界的充分共識,啟動建設勢在必行。

                  拉動世界經濟的馬車

                  全球互聯網的建成曾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活力,未來3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有望接棒互聯網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動力。

                  從中國來看,國家電網與周邊國家已建成18條互聯互通輸電線路。公司正積極開展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國、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的電力能源合作,加快推進有關特高壓聯網工程的規劃、前期和建設工作,預計到2025年基本實現與周邊國家電網的互聯互通。

                  從世界來看,世界上已發展形成北美、歐洲、俄羅斯—波羅的海等跨國互聯大電網,我國實現了除臺灣外的全國聯網,這些都將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技術進步,預計到202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成本競爭力有望超過化石能源;儲能技術即將實現重大突破,成本亦將大幅下降,全球能源互聯網將進入快速發展期。這些電網互聯的案例充分說明,全球能源互聯網不僅可以建設起來,也能很好地運營下去,不僅能讓地球村亮亮堂堂、天藍地綠、和平和諧,更具有實踐價值和經濟收益。

                  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投資預計將超過50萬億美元,對全球經濟拉動、產業升級作用顯著。僅僅在中國,2016~2030年特高壓及配套電網投資,加上西部清潔能源開發投資,就超過12萬億元。

                  如此規模巨大的投資,一方面將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拓展新業務,為金融資本帶來良好收益,另一方面,也需要凝聚全球力量,加強投資融資方面的創新與合作,用金融的創新發展將為全球能源互聯網重大項目投資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保障,實現全球能源互聯網與金融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一點,已經成為中國和全球能源電力機構、相關投融資機構的共識。國家開發銀行評審總監、住宅金融事業部副總裁鄭旭東指出,國家開發銀行會繼續關注全球能源互聯網,繼續通過跟企業的合作,為企業設計一些新的金融模式,創新一些模式和機制來支持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各領域專家呼吁:讓我們采取行動,完善組織、運行、市場、政策保障機制,實現多方廣泛參與、合作共贏局面,形成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強大合力。

                聲音 

                潘基文

                聯合國秘書長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緊迫、最嚴峻的威脅,應對氣候變化是聯合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全球能源互聯網在應對氣候變化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聯合國將大力支持和推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共同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法提赫·比羅爾

                國際能源署署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解決世界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有效方案,依托特高壓技術實現全球電網互聯是可行的,將帶領世界走向可持續發展。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把豪言壯語付諸行動,必將取得巨大成就,最重要的是,中國、國際能源署和全世界都將因此而受益,所以我呼吁,讓我們共同開啟合作的新時代。

                扎諾斯·帕茲托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提醒了我們:全球氣候正在發生變化,是時候做出改變了。書中的探索,也正是聯合國正在做的事情——找到有效的方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帶領人類邁入低碳生活的時代,并逐步適應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已經在低碳發展的理念、技術上不斷創新,并積極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幫助。這也恰恰證明,讓可持續發展達成世界共識并成為現實,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需要政府、企業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喬治·科爾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創始人、特別高級顧問

                  全球能源互聯網展示了一個前瞻性的視角,讓我們認識到在全球范圍內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我們必須把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科技創新和理念創新做成成功的商業案例,這樣,全球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才能得以加速發展,這種示范效應十分明顯,必將帶動一大批國家的可再生能源發展。

                金鏞

                世界銀行行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個非常令人鼓舞的愿景,將給未來能源發展帶來巨大變化,在解決非洲缺電和貧困問題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世界銀行將密切關注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尼古拉斯·鄧洛普

                氣候議會秘書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能夠有效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有利于推動構建全球的綠色電網。我認為,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建立全球能源互聯網,探索綠色電網聯盟、清潔能源聯網是很好的行動。

                歐內斯特·莫尼茲

                美國能源部部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個宏偉的目標和偉大的構想,美國將在技術創新和電網發展方面做出努力,促進清潔能源發展、應對氣候變化,這與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核心要義是一致的。

                諾曼·貝

                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主席

                  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意義非常重大,在美國政界,特別是能源界和工業界,反響很大、影響廣泛。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把全人類緊緊地團結在一起,促進全球各國及地區和平共處。

                丹尼爾·耶金

                美國劍橋能源咨詢公司主

                  全球能源互聯網在解決全球能源安全、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有望重塑后化石能源時代全球能源新格局。中國特高壓電網的成功,不僅促進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而且對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呼吁大家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佩德羅·華金·科德維爾

                墨西哥能源部長

                  中墨兩國在能源發展方面面臨著共同挑戰,中國特高壓的成功,讓人堅信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光明前景,墨西哥愿意成為北美洲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的主要國家。衷心希望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積極與墨西哥開拓新的發展項目,實現雙方互利雙贏,不斷深化兩國能源等相關領域的友好合作。

                史大楨

                原電力部部長

                  我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球能源互聯網是能夠建成的,其將根本解決長期困擾人類發展的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經濟危機等問題。我們期待這一天的早日到來,也希望各位專家、院士積極呼吁,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研究、建設和發展。

                盧強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這是探索協同解決全球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的大戰略,是具有可行性的、真正意義上的頂層設計,它將引領我們走上一條國際協同合作、解決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與持續改善生活環境這一基本矛盾的能源發展與利用的光明之途。

                石定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從宏觀層面和理論層面在未來的方向與路徑上統一思想和認識,讓大家攜手堅定不移地向低碳與高效的方向努力,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動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同時促進了我國能源領域的思想和智慧走出國門,將中國能源界對全球能源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思考與認知和全球能源界人士共享,為全球能源發展路徑做出中國這樣一個能源大國應有的貢獻和指導。

                  信息來源:人民政協報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最新資訊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