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系統有3個基本的“致病”因素:污染、過熱和進入空氣。這3個不利因素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出現其中任何一個問題,就會連帶產生另外一個或多個問題。由實踐證明,液壓系統75%“致病”的原因,均是這三者造成的。
??? 如果液壓系統的制造質量沒有問題,則造成故障的原因大多是預防保養不當,操作不當的因素一般較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對它的工作條件認識不足。如果懂得一些基本原理,弄明白導致故障的上述3個有害因素,就能長期地保證系統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況。
進入油液中的污物(如灰、砂、土等)的來源有:
(1)液壓系統外部不清潔。不清潔物在加油或檢查油量時被帶入系統,或通過損壞的油封或密封環而進入系統;
(2) 內部清洗不 。在油箱或部件內仍留有微量的污物殘渣;
(3) 加油容器或用具不潔;
(4) 制造時因熱彎油管而在管內產生銹皮;
(5) 油液儲存不當,在加入系統前就不潔或已變質;
(6) 已逐漸變質的油會腐蝕零件。被腐蝕金屬可能成為游離分子懸浮在油中。
污物會造成零件的磨損與腐蝕,尤其是對于精加工的零件,它們會擦傷膠皮管的內壁、油封環和填料,而這些東西損傷后又會導致更多的污物進入系統中,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的損壞。
造成系統過熱可能由以下一種或多種原因造成:
(1) 油中進入空氣或水分,當液壓泵把油液轉變為壓力油時,空氣和水分就會助長熱的增加而引起過熱;
(2) 容器內的油平面過高,油液被強烈攪動,從而引起過熱;
(3) 質量差的油可能變稀,使外來物質懸浮著,或與水有親合力,這也會引起生熱;
(4) 工作時超過了額定工作能力,因而產生熱;
(5) 回油閥調整不當,或未及時更換已損零件,有時也會產生熱。
過熱將使油液迅速氧化,氧化又會釋放出難溶的樹脂、污泥與酸類等,而這些物質聚積油中造成零件的加速磨損和腐蝕,且它們粘附在精加工零件表面上還會使零件失去原有功能。油液因過熱變稀還會使傳動工作變遲緩。
上述過熱的結果,常反映在操縱時傳動動作遲緩和回油閥被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