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制過程中金屬的不均勻變形導致了鋼帶殘余應力的存在,殘余應力的不均勻分布又是影響板形的根本原因。本次試驗采用盲孔法對不同張力條件下的冷軋帶鋼進行殘余應力測量,分析研究張力對殘余應力分布的影響以及殘余應力與板形的關系。
鋼帶的軋制是在Φ100mm/320mm*350mm四輥冷軋機上進行的,帶鋼材質為08AI,厚度為0.945mm,寬度為250mm。軋制過程中采用調整開卷機與卷取機電機電流的方法給定鋼帶不同的前后張力。當張力變化時,可以觀察到板形的變化情況。張力較小時出現明顯的邊浪;張力加大時板形明顯改善。軋制后使用剪板機取試樣。
測量儀器采用聚航科技的JHMK殘余應力檢測儀,由靜態應變儀和殘余應力鉆孔裝置組成。沿板寬方向取了5個測試點,靠近邊部的兩點。距離邊部為20mm,其余3點均勻分布。鉆孔使用高速精密臺鉆,轉速為1200rpm,鉆孔直徑為2mm。
殘余應力測量結果分析
由縱向應力、橫向應力隨張力變化情況可以看出,由于軋制過程中金屬的變形沿板寬方向的不均勻分布,導致鋼帶冷軋后縱向和橫向殘余應力,沿板寬方向的分布也呈現不規律狀態。從橫向與縱向應力比較可以看出,橫向殘余應力與縱向殘余應力盡管在數值上有一些差異,但都沿板寬方向呈相似的分布曲線。這一點是以往被忽略的一個重要的現象。這個規律的發現,對正確制定軋制工藝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過盲孔法對冷軋帶鋼進行殘余應力測量試驗,結果表明,由于軋制過程中金屬的變形沿板寬方向的不均勻分布,導致了殘余應力沿板寬方向的分布也呈現不規律的狀態;但隨著張力的增大,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殘余應力的絕對值基本都減小,這與試驗中所軋鋼帶的板形狀的好轉是一致的,這說明殘余應力的大小與板形的好壞有內在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