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廠家生產的鋼號薄板發生了起拱現象,導致產品報廢,造成大量損失。為了找出薄板起拱原因,廠家找到聚航科技,經過雙方商討后,決定采用盲孔法對薄板表面進行殘余應力測試。
盲孔法殘余應力測試原理
盲孔法的測量原理是:在應力場中鉆一小孔,應力的平衡受到破壞,孔周圍的應力場將重新調整。通過測得孔附近的應變變化,就可用彈性力學知識推算出小孔處的應力。
殘余應力測試步驟及技術要點
1. 選擇測點
根據構件的形狀與特點,構件的殘余應力分布及有害殘余應力發生的危險位置,選擇測試點及測點數目,并將測試部位表面進行拋光處理,使光潔度達到A6。
2. 畫線定位 在測試部位用畫線針劃線,標出鉆孔*心與應變片縱橫軸線位置。
3. 粘貼應變片 先用脫脂棉球蘸丙酮擦洗測點表面,清掉污垢,晾干后在測點表面滴一滴膠水,并用應變片的粘貼面將膠水在測點表面涂勻;然后用鑷子撥動應變片,在放大鏡下調整應變片使其定位;*后在應變片上墊一層聚乙烯薄膜,在薄膜上輕輕滾壓擠出多余膠水和氣泡,盡量使膠層的厚度*小,以提高應變片的靈敏度。
4. 引線焊接 待膠水充分固化后,將應變片引出線焊到導線上,導線與應變儀相連接。對于常溫應變片,一般采用錫焊,例如可用松香芯焊接,15-25w電烙鐵進行錫焊。接線后,在應變片表面涂上保護層。
5. 鉆孔 可采用專用鉆孔裝置打孔。鉆孔前應對中檢查,然后再鉆孔。
試驗數據分析
對經過不同工序的某鋼號板料進行切割,得到工件1、工件2,對它們的表面殘余應力分別進行測試,測試結果發現不同工序所引起的薄板表面殘余應力也不相同。薄板加工過程中的某工序使薄板表面產生較大的殘余應力而且其分布不均勻,這也是導致薄板產生缺陷的原因。
*終,廠家找出了造成某鋼號薄板產生起拱現象的加工工序,并對薄板加工工藝進行了改善,消除了起拱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