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塑料托盤今日行情
塑料托盤市場分析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托盤,從材質上看主要可分為木質托盤、塑料托盤、金屬托盤、紙托盤、竹托盤、復合材料托盤等。調查顯示,木托盤較其他材質托盤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在整個托盤市場上的占有量約為80%,塑料托盤占12%左右,金屬托盤、紙托盤、竹托盤、復合材料托盤等約占8%。從托盤實際應用情況看,現階段由于規格尺寸不統一,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的托盤都在企業內部周轉,使用范圍僅限于企業中的搬運、裝卸、倉儲、內部運輸等有限物流環節,尚未形成一個順暢合理的社會化托盤周轉流通機制。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企業對托盤共用系統的價值認識不到位,將托盤作為低值易耗品,未列入企業資產管理。很多托盤用戶面對托盤租賃存在認識誤區,常用很簡單的計算方式計算成本,覺得租賃成本高,對托盤更新、淘汰、維修、管理成本缺乏考慮,對托盤共用系統帶來的物流效率提升的間接成本更不考慮。
長期以來不少人把托盤看做包裝材料,沒意識到托盤在物流系統中重要性,在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等物流作業中的基礎作用,對于企業的這些認識誤區,必須先做宣傳,大造輿論,普及知識,形成氛圍,促進企業從托盤自購自用向標準托盤循環共用轉變。當前我國流通中在用的主要是木托盤和塑料托盤。木托盤存量巨大,但會造成森林資源的巨大消耗,不利于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同時,原料資源的日益減少將導致托盤成本不斷提高,因此從長遠發展趨勢看,木制托盤將逐漸被其他材質托盤取代。因此,在系統建立初期,不宜對標準化托盤的材質作出限定,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自行選擇。
交換制的實施方法是在發貨時,托盤貨物單元可以保持原狀態托盤隨貨發出。但是,前來提貨的車輛(不論車輛屬于何企業)必須留下與貨物單元數量相同的空托盤以作為交換;當卡車到達鐵道車站進行轉運時,鐵道方面也要以同等數量的托盤來交換;最終受貨方在提貨時,也必須交出同等數量的托盤才能取貨。這樣,托盤貨物單元在物流系統各個環節中運行,同等數量的空托盤也在物流系統中逆向運行,每個企業都保持一定數量的托盤,不必再進行托盤回收工作。 在交換制系統中,每個企業都擁有一定數量的托盤,但是對托盤來說,要在各個企業之間流動,它的歸屬是不固定的。帶來的主要問題是:由于企業對托盤沒有固定的主權,系統中的托盤得不到必要的維護與修理;新托盤和舊托盤、好托盤和次托盤沒有明確標準,交換時只考慮托盤的數量,大家都把將要損壞的托盤拿出來交換,導致系統中的托盤壽命很短;此外,系統運行一旦發生不平衡時,很難采取有效對策。由于上述原因,交換制沒有被推廣,只是在較小的范圍內實行。
因此,大力推進托盤的社會化應用,提高托盤的循環利用率,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產品儲運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而且對于保護我國生態環境,節約自然資源也有著重大的意義。托盤的社會化應用必須以托盤標準化為基礎,如果托盤僅僅作為企業內部儲存、裝卸和搬運作業的承載工具,甚至僅僅作為產品包裝的一部分,而不在產品流通過程中反復使用,生產者完全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按照產品外部規格,生產和使用不同規格不同標準的產品托盤,每個企業也完全可以擁有不同于其它企業的托盤標準。但是,我們所倡導的托盤化作業是利用托盤作為貯存和運輸單元使貨物在不同企業之間、不同地區之間運用不同的貯存和運輸方式實現聯運,也就是要大力提高托盤的社會化應用水平。
以下內容與本文無關
寶雞塑料托盤今日行情 但進入第四季度后,隨著鋼廠招標降價減量,淡季檢修減產增多令需求越發疲弱,高碳鉻鐵價格開始呈“一波三折”式走跌,報價開始跌破六千大關,成本支撐力度減弱,價格波動趨勢漸大。2015年上半年電解錳有價無市,由于現貨增多,企業拋售心理強,導致價格走跌迅速,市場操作甚少。 2013年10月3日,巴西外貿秘書處2013年第77號決議發布對原產自中國的常規或連續鑄造低碳和低合金平軋厚鋼板Laminadosplanosdebaixocarbonoebaixaliga(南共市稅號為7208.51.00、7208.52.00)正式實施反傾銷措施。 總的來說,隨著鋼廠陸續復產,市場資源走高,去庫存將為首要目的,供需矛盾加劇。但考慮原材料價格已經至高位,對成品材價格形成支撐。當然,如果“兩會”沒有更寬松的刺激政策出臺,而所謂“旺季”需求并未如期而至,那么此波漲勢很有可能就是提前結束,不過在國家開始有意識拯救經濟的大環境下,年內行情反復筑底、價格重心逐步抬升還是值得期待的。
寶雞塑料托盤今日行情 除此之外,在8月17日還會永久關閉帶鋼熱軋廠、酸洗生產線、冷軋廠、退火設備等。費爾菲爾德工廠的高爐以及大部分的精加工工序將在11月17日或延后關閉。該行仍然視馬鋼為首選,列入“確信買入”名單。該行指出,即使需求出現季節性疲弱及產能重新啟用,行業目前的利潤率仍較農歷新年前高。 因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鋼鐵企業的搬遷可能僅僅是一個地方經濟結構調整的問題;而對鋼鐵企業而言,這是決定企業生死和職工命運的轉折點。劉振江強調,搬遷對鋼廠是極為嚴酷的“大考”,投資巨大,從規劃、選址、論證到建成投產,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動用幾百億元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