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土壤污染法草案通過審議,對我國土壤污染產業的發函形成了巨大利好。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治理和監管逐步加碼,我國土壤污染惡化情況將會逐步緩解,隨之帶來的產業紅利也將逐步釋放。而在市場需求逐步擴大的同時,行業前景日漸明朗。
土壤修復迎來巨大政策利好 行業前景日漸明朗 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審議。這是我國國家層面制定的部土壤污染領域的單行法。市場人士認為,政策利好之下,我國土壤污染工作有望取得較大突破,并將極大地釋放土壤環境監測和土壤修復等市場空間。 與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治理相比,我國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較晚,還處于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初級階段,尚無完整的產業發展鏈,剛剛起步也意味著市場空間很大。來自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土壤污染修復產業產值,尚不及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重達30%以上。 據《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土壤修復行業將是十三五期間發展空間的環保細分行業, 那么,土壤污染治理未來的市場空間可以有多大?有業內人士預計,政策法規完善之后,將帶動數以萬億的投資。據興業證券預計,十三五期間, 多年粗放式發展使得我國土壤污染極其嚴重,土壤修復的市場空間在萬億級,近年來土壤污染的危害逐漸顯性化,高層開始重視,治理規劃、試點項目陸續出臺,土壤修復市場將加速啟動,相關概念股地迎拉升的契機。券商研究員指出。 光大證券則表示,2017年是政策落地到修復治理需求逐步釋放的關鍵臨界點,隨著監測網絡、治理標準、商業模式及監管的逐步到位,市場有望爆發。 土壤污染工作離不開涵蓋土壤環境調查、分析測試、風險評估、治理與修復工程設計和施工等環節的成熟產業鏈,我們期待在這一領域形成若干綜合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和一批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司長邱啟文說。 對于土壤治理這塊萬億市場的大蛋糕,嗅覺靈敏的企業自然不會錯過良機,有關數據顯示,2014年一年內,全國新增土壤修復企業上千家,創業者們在技術領域各種創新,跨界者也躍躍欲試。但是,目前我國與土壤修復相關的公司多數是工程公司,這里面有專業的修復公司,而更多的則是由土建公司轉型而來,市場大規模打開后,必將對專業梯隊進行重構。 這意味著具有土壤污染監測技術、設備供應商的企業將迎來風口,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澳實分析檢測(上海)有限公司等在這些在監測領域已經占據一席之地的環保企業,將迎來更大的市場。 總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空間并不僅僅在土壤修復上,它將是包括監測、修復、評估等領域在內的整個土壤產業鏈的爆發。有強大資本和野心的企業,必將通過并購開疆擴土,為其業務鏈條加碼。【 行業動態】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土十條文本內容已基本成熟。土壤污染行動計劃或將于年內由國務院發布實施。業內人士感慨土十條終于要有動作了。值得注意的是修復污染土壤,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對于資金籌集方面,專家認為應建立有效的土壤修復整治基金和土壤修復市場體系,通過市場機制推動土壤污染治理,制定激勵機制,吸引公眾參與。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 有效助力土壤修復治理 《土壤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即土十條終于要有所動作了。 通過一段時間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資金機制專項研究,土壤污染行動計劃或將于年內由國務院發布實施。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土十條文本內容已基本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在資金籌集方面,土十條相關編制單位建議提取10%土地出讓收益,取之于土,用之于土。據測算,若各地提取10%土地出讓收益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加上財政、社會資金投入,每年投入可在1500億2000億元?紤]到國家土地政策逐步收緊的因素,到2020年, 單從這些數據上看,這一措施應當可以解決目前土壤污染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不過,土壤修復耗資較大,資金從何來是主要問題。如果全部由財政埋單,壓力不輕。當前,各級地方均面臨較高債務水平的窘境,二者相加,有可能會使財政支持出現打折現象,甚至產生負面影響。有業內人士評論稱,如果從土地出讓收入上來提取10%,可能會刺激起又一輪土地出讓的風潮。 誠然,修復污染土壤,財政資金要起到引導作用。但與此同時,建立有效的土壤修復整治基金和土壤修復市場體系,方能治本。不妨通過市場機制推動土壤污染治理,制定激勵機制,吸引公眾參與。我國存量土壤修復市場近萬億,未來一旦進入高速發展期,必將成為企業的掘金機遇。 其實,國家此前曾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保等領域工程項目建設、運營和管理。國務院去年先后發布《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和《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指出要推進環境公用設施投資運營市場化,并將在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開展特許經營。 實際上,這一理念早已在其他平行領域應用至實處。此前的《水污染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提出,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例如促進多元融資、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推廣股權、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排污權等質押融資擔保;采取環境績效合同服務、授予開發經營權益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水環境保護投入。這可以為土壤治理帶來較大借鑒意義。 同時,我國應培育土壤修復行業的龍頭企業。據統計,2010年之前,我國涉及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企業僅十余家,其中專業企業僅五六家。時至今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500多家企業涉足這一領域。政策不妨扶持若干行業內龍頭或者全國性大企業,以加強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