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減排目標超額完成的情況下,今年我國或將制定更為嚴格的減排目標。記者25日獲悉,經初步核查核算,2012年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1年減少2%以上,超額完成年度減排任務。全國環保工作會會議提出,2013年將力爭實現更為積極的減排目標,其中,化學需氧量和排放量比去年分別減少2%, 對比此前年份的數據,2011年的四項減排指標中,氮氧化物排放不但沒有下降, 在一系列努力下,2012年的減排工作取得了相當的成效。數據顯示,和2011年相比, 此外,一系列解決民生環境問題的工作也在去年取得了新進展。例如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出臺,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減排任務艱巨,F有產能釋放帶來的污染物增量壓力很大,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仍然呈增長趨勢。環境污染仍然十分嚴重,70%左右的城市不能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半城市市區地下水污染嚴重,57%的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較差甚至極差。環境風險繼續增加,損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比較突出。周生賢指出。 周生賢說,面對當前的環境形勢,環保部門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據了解,今年會實施更為積極的減排目標,以推動節能環保工作的力度。按照十二五期間減排分解任務,更為積極的目標也可以彌補此前年份的欠賬問題,并且,高一點的節能目標也意味著政策力度和措施會加大。 2013年確定的減排目標是:與2012年相比,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減少2%,
從發展的各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風機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舉足輕重的。眾所周知,風機是應用量大、應用面廣的通用性機械,與風機配套用的電機耗用電量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0%。因此在鼓風機、引風機等風機類設備上,推廣節能技術,取代落后的檔風板或閥門載流調節方式,使風機始終處于科學、經濟運行狀態,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近年的招商引資,風機產業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鏈。發展后勁日益增強。風機制造及其配套企業搶抓機遇,壯大企業規模。眾多國內風機制造企業摩肩接踵,積極踴躍的背后,是國內企業欲分食國外市場大蛋糕的陣陣沖動。 我國的風機產業可以說已經成為國內一個較大的行業,行業總資產規模近千億元,發展空間亦非常大。另外,國內風機業的門檻很低,也不需要什么技術,幾萬元就可以買到一些舊的生產設備,開一個家庭作坊式的風機工廠。所以,國內同類低端風機產品生產企業,數量過多的重復建設非常多。這就致使地區間產業結構雷同、產業整體技術水平低下等,由此就引起了市場的無序競爭和過度競爭。近年來,不斷出現的形形色色的價格大戰已充分說明了這一問題。 此前,國內有多種聲音認為風機制造技術已近成熟,加上自上而下的政策扶植,一時間,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在各地層出不窮。目前,風機制造企業已有七八十家,整機制造企業也有二三十家。問題在于,掌握核心知識產權的風機制造企業寥寥可數,擁有自主研發團隊的更是鳳毛麟角。 據我國的中小風機企業數不勝數,這些大大小小的風機企業之間由于產品和市場的同質性,導致了它們之間的競爭非常的激烈。大部分風機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空間絞盡腦汁。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要依據價值規律利用市場這雙無形的手和國家宏觀調控這雙有形的手,理順模具生產中的重復建設。在優勝劣汰的原則下,迫使部分企業退出,從而使該產業的整體利潤率恢復到社會平均水平,從而建立一個健康的風機市場,否則,只能自毀前程。 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各國經濟將進一步互相依存,經濟合作和交往日趨緊密,市場處在大幅度交叉和融合階段。同時,全球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正在加快,分工規模和深度都出現重大進展,發達國家不斷將工業生產轉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勞動密集型產品向發展家和地區轉移。這為我國發揮自身優勢,躋身市場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