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輥(水輥)的清洗與保養
通常,輥子上的污垢分為三類:油墨;結晶化合物;釉化物。每種污垢產生的原因的不同,具體成分不同。針對以上現象,我們提出相應的對策加以解決。
一.油墨
1.新鮮油墨
新鮮油墨由于停留在輥子表面時間不長,用洗車水可有效清洗掉。
2.半干油墨
半干油墨停留在輥子表面有一定時間,已經由固著狀態向干燥狀態過渡,并且有一部分已經進入到輥子內部的毛細孔,可用起積水(分墨輥用起積水和水輥用起積水兩種)加以清洗。
3.完全干燥的油墨
比半干油墨在輥子上的附著力更強,且隨著輥子的不斷運轉,進入到輥子毛細孔內部的部分更多,需用換色膏加以處理。
4.干燥很久的油墨
被稱為“死墨”,需用死墨去處劑進行處理。
二.結晶化合物
結晶化合物主要是由于印刷用水硬度大以及一些紙張涂層中鈣質沉積在墨輥及水輥表面形成的。使用水輥起積水可有效去處水輥上的結晶物,使用墨輥鈣質去處劑可有效去處墨輥上的結晶物。
三.釉化物
長期運轉的墨輥,表面會變得非常光滑,傳墨性能隨之嚴重下降(不下墨,不下水),導致印刷機無法正常運轉。這時需要使用起積膏對其進行處理,以解除釉化表面。
橡皮布的保養
每次印刷完畢,可用洗車水清洗橡皮布;水輥起積水則可回復橡皮布凹陷部分、去處鬼影,還含有去處酒精殘留物的成分;而墨輥起積水可用于清除橡皮上的油墨及其干燥劑;對于橡皮上已經干燥很久的“死墨”,可用死墨去處劑處理;無痕水則適用于清除橡皮上堆積的紙毛,還可回復橡皮彈性。
潤濕循環系統的清洗
水墨平衡是印刷生產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在“水”— 即潤版液的使用過程中,“水的大小”即潤版液濃度及用量方面受到更多的重視,而整個潤濕循環系統的清潔卻經常被忽略。由于潤版液的循環使用,油墨、紙張以及其它一些化學用品中的成分不可避免地進入到循環系統,長期下來會造成這些混合污垢的堆積(尤其是在管道內部),導致水箱渾濁及管道細菌滋生并散發異味,從而嚴重影響印刷質量。使用清水對循環系統加以清洗不能清洗徹底,建議使用專門的潤濕循環清洗劑,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