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今后任務
1.完善標準
針對目前以上的這些情況,我想首要任務是要完善產品標準,應該在原來標準的基礎上,增加 有關能源的使用標準,達不到標準,不能銷售。
在國家標準 GB/T7723-2002《固定式電子秤》中,技術定性的要求比較多,定量的內容太少;
而對計量要求和試驗方法成為主要內容。這自然就使各個制造企業有了各顯其能環境。
實際上,衡器行業有一個原輕工業部的部頒標準 QB842-82《輕工機械衡器通用技術條件》。它 分別從“基本技術要求”、“鑄鐵件”、“鍛件”、“焊接件”、“機械加工件”、“裝配”、“油漆”和“包裝”, 八個方面對衡器產品的生產全過程進行了規范。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這個標準多年沒有人提及。在 這里提及《輕工機械衡器通用技術條件》這個標準,我不是要求重新修訂它,因為北京有色冶金設 計研究總院編纂的《機械設計手冊》第 1 卷中,對鑄件、鍛件和沖壓件、焊接和鉚接件、零部件冷 加工件的設計工藝性,熱處理、表面處理、裝配工藝性等方面的規定,遠遠多于和優于《輕工機械 衡器通用技術條件》中的規定。所以我多次向青年工程設計人員推薦這部手冊:只有會使用這部手 冊的人,才是一名真正的工程師。
山西省計量監督檢定測試所等單位制定的 DB14/T128-2005《SCS 系列汽車衡秤體》地方標準, 在一定程度上從“結構”、“秤體相對變形”、“焊接”等方面對汽車衡的承載器進行了規范,并且針對 性的提出了相關的試驗方法。這個標準的思路與我從事汽車衡設計的思路不謀而合,因為我從 90
年代初設計汽車衡承載器時,就是采用集中加載試驗的方法,用于校核承載器計算的數據正確與否。
因為單單采用測試計量準確度的方法,有時可能會因為加載方法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結果,干擾 了設計者的判斷。所以我個人認為,盡管該地方標準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給我們下一步修訂 GB/T7723-2002《固定式電子秤》國家標準,指出了一個思路。
2.開拓思路
(1)對于鋼結構產品
既然國家標準 GB1589-2004《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中,對汽車等車輛有了明 確的規定,為什么我們不可以將承載器的寬度尺寸確定為 3m 呢?(當然對于特種車輛所需要的衡 器可以不包括在內。)因為不論是從國外進口的汽車衡產品,還是我們在國外看到的,絕大部分汽 車衡的承載器寬都是 3m。
從國外的產品樣本上,我們看到一種類似船用跳板樣的汽車衡承載器,它是由兩塊長條形鋼梁 組成,寬度正好能使汽車一組輪對通過,這種秤體所使用的鋼材比傳統秤體就大大節約了。對于某 些對計量準確度要求不高、使用不頻繁的地方,是否可以建議他們使用這類產品。但是如果企業要 制造這類產品,請注意 R76《非自動衡器》國際建議中關于對“多承載器”的有關規定。
(2)積極采用其他材料 如前所述,目前我國已有少數企業在嘗試生產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器,其實這是一個一舉多
得的方法。第一,混凝土臺面的防滑性能比較好;第二,混凝土臺面防腐性能比較好,特別是在海 邊使用的產品;第三,制造成本比較低廉。這可能就是為什么歐洲各國使用這類產品比較多的原因 吧。但其問題是,如在工廠生產,存在重量較大,運輸費用較高;如在使用現場制造,存在施工周 期較長且維護質量相對差。
(3)加強管理
各個制造企業應該通過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工藝、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回收等方
法,并且結合 ISO9000 系列國際質量標準和 ISO14000 國際環保標準的實施,使各自企業生產的產 品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
(4)完善服務 服務是推廣使用新產品的關鍵,國外一些先進制造商早就注意到這一點,他們為用戶提供幾乎
“從頭到腳”的服務。這里講的服務,應該是從售前服務、售中服務、售后服務全方位的。
四、結束語
1.加強宣傳
加強“綠色制造”活動的宣傳工作,必須用數據說話。我們初步計算一下。一臺寬度 3.5m、長度
18m 的最大秤量為 60t 的汽車衡,如果將寬度改為 3m,大約鋼材可以少用一噸左右。而采用鋼筋 混凝土材料制造同樣一個承載器,大約比鋼結構承載器節約 5~6 噸鋼材。每生產一噸鋼大約需消
耗 3~8 噸水、600~800 公斤煤炭、1.5 噸以上的礦石,和排出 2 立方米的二氧化碳。以我國年生產
1 萬臺汽車衡計算,這樣一改進就能節約 1 萬噸鋼。當然這個數字與 2005 年全年 3.5 億噸鋼產量比 較,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但是請不要忘記,自然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加強宣傳工作應考慮兩方面。一是告訴制造企業采用“綠色制造”這個觀念,從設計開始時在充 分滿足用戶利益前提下,就應注意節約資源;二是要在售前服務與用戶交流時,全面向用戶介紹有 關情況,以取得用戶支持并接受。當然行業領導在業內的大力倡導,和我國計量管理機構的積極支 持,是推行“綠色制造”的關鍵之關鍵。
2.積極學習
學習是“綠色制造”的源泉。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需要學習,改進產品結構的設計需要 學習,向用戶宣傳和溝通也同樣需要學習。例如,鋼筋混凝土承載器為什么在我國沒有得到推廣, 為什么衡器行業內的企業很多沒有使用這種材料?據我知道其關鍵在于,對該材料的性能特點不了 解,不會設計、不會施工、不會養護等。
3.系統工程
電子汽車衡在我國已經使用近 20 年的今天,要從結構上對其進行改變,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必須得到方方面面的重視和支持。這也就是國務院為什么要發布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的原因 吧。如果我們都能在“綠色制造”活動中,從個人做起,從身邊做起,將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因為這樣不但節約了能源,同時還減少了污染保護了環境。